梅花香自苦寒来
——画家戴宏海的成功之路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除了天赋之外,往往决定于他的进取精神和吃苦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祖先有过这样勉人的警句。
戴宏海,未到花甲却白头的温州新一届美术家协会主席,知名的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曾14次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力作《岳飞》、《柳毅传书》等获全国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和收入《现代美术全集》。1991年应邮电部约稿,参加《三国演义》邮票设计竞标并中选,先后创作了三组邮票和小型张,其中两组连续获得日本评选中国最佳邮票第一名。他的作品取材广泛,现实题材,历史题材无所不能;看他的作品,用笔虽工但具有悠远的意境,描绘虽细却不失恢宏的气度。画家没有上过高等美术学府,成功主要是靠顽强的拼搏和吃大苦的精神。
温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画画的人很多,在全国不乏有成绩卓著者。戴宏海是后起之秀,他的成就能使同行们刮目相看。
宏海苦学的故事,得从少年说起。那时全国刚刚解放,宏海父亲是个印刷工人。他在四兄弟当中排老大,为了帮助父亲和弟弟们,他上到初中就辍学了,生性喜欢画画的宏海,经常拿一些印刷品,如包装纸之类,在背面画起画来,父亲见了,特别高兴,便去书店买来一些可以当作学习范本用的小人书,如《东郭先生》、《鸡毛信》等,给宏海学习临摹,年轻的宏海,竟能把这些小人书惟妙惟肖地一一临完。宏海十五岁进温州市绘画会学习,受到教育家、画家陈垂平老师的精心教导,宏海在那里刻苦学习素描、速写、色彩等功课,课余、假期经常到水乡、山区、海岛写生,三年学到的东西,为后来的继续自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五十年代末,十九岁的宏海来到上海这个大世界,他租下了一间陋室,每天到父亲的好友、著名画家李成勋先生家里学画。他专心攻研传统技法,开始临摹《八十七神仙图》、《韩熙载夜宴图》、《永乐宫壁画》等古代名画,练就一手线描功力,深得老师赞许。宏海不图享受,天天守在老师身边,帮助老师作画打草图,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他二十五岁时,任温州第五中学美术老师。而立之年,宏海当上了印染厂设计室主任,开始为社会创造艺术财富并带学生。他在印染厂带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成就,因为宏海遵守的格言是:“先做人,后学艺”、“苦不怕,就怕不勤奋”、“要为社会服务,不搞为艺术而艺术的自我欣赏”。他身体力行,作画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
宏海自信,但不急于求成。有人说,勤奋能使人生充实,也是成功者必要的“买路钱”;而自信,可以说就是成功的“入场券”了。在艺术的道路上,宏海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勤奋是为了最终的奉献。由于他的勤奋、吃苦耐劳,一幅幅作品送往省里、全国、展览、得奖、出版,社会发现了他,注意了他,最终承认并肯定了他。九十年代初,温州书画院成立,首选了宏海,从此他成为专业画家。
文:孟庆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