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启民其人其画
一
人们惯说"江南出才子",江南山川秀丽,地灵人杰,似乎华夏大地只有那片局部是文艺园林的苗圃。岂不知塞外关东的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之间也抚育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景启民就是东北画家群中一位佼佼者。
景启民,生长于松辽平原的沈水之阳。东北的大自然十分慷慨地赋予他豪迈的气质、坚韧的性格;不幸的生活对他却是过分的乖戾:培育他的摇篮是失怙的孤独,展现在他面前的课业竟然是弃学谋生,可以说,生活自他幼年就开始编织一首凄苦之歌。然而,不幸之中的大幸是他在艺术上的早熟。当年,他居处于传统文艺十分集中的沈阳北市。那里有各种形式的戏剧曲艺,每日搬演绚丽多彩的神话和历史故事。尤其诸多可歌可泣的古代英雄豪杰令他幼小心灵充满无限的追慕。民间传统艺术萌芽随着年龄增长在他心中绽开,多年的耳濡目染,他的知识宝库中储存了无数的艺术形象,这些生动的形象促使他拿起画笔,学会用绘画语言以表达自我感受的内心世界。
他没有师承某大师,但他却成为同辈青年所瞩羡的绘画高手。人们往往称他是天才。应当肯定,景启民确实聪慧过人,并且能虚心学习,汲取多种艺术营养,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除了这些,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他对绘画的热爱和力行实践的勤奋。那时,他刚刚二十出头的年纪,不会休息也不知疲倦。为了把一个动人的故事用连环画形式及时发表,竟然两三夜不睡。岂仅如此,当别人午休的时候,他还能上场打篮球。其工作精力是何等充沛?其拼搏精神是何等顽强?!而他对绘画艺术又是何等热爱?!
可是生活,对待知识分子并不公正。景启民生来具有艺术家的浪漫气质,这种浪漫气质终于使他被划归一种"百分比"的行列里(错划为右派份子)。他为了自己天真的艺术生活开始长途跋涉到流放的异乡去。亚圣孟老夫子早就作过总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就是这样,年仅廿六岁的景启民,走进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大课堂,去领悟人生艺术的三昧。
事物总有相对的一面。流放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既是一种残酷的虐待,又是一种特殊的奖赐。景启民被流放到山区曾为果园挑水、施肥。农民视他为兄弟,关心他的冷暖,更关心他的艺术专长,经常给他创造条件去作画,随着苹果的丰收,他也获得了人间宝贵的真诚友谊。当他离开山区去自谋生路的时候,有人拿出制作焊条的秘方来支援他。他的心也随着焊条的试制成功迸出继续为艺术奋进的火花。正如沈阳怪坡上的车子,逆境也会成为拼搏向上的动力。在那充满风雨泥泞、坎坷崎岖的岁月中,景启民依然憨然对着命运,依然不忘一个艺术家的追求。只要一息尚存,能画就画,能写就写。真是所谓:"三月不违仁,不改其乐,无声之乐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无声之乐也;默而成之,不言而信,无声之乐也。"经过水深火热的锤炼,景启民的画愈趋纯熟,愈加老练。正是他对待人生的豁达,在他的作品中也不乏中国式的幽默。回首二十年流放的道路上,洒下他不少开心的笑声,那笑声充满了前进的信念、充满了拼搏的力量。确实,二十年后,作为知名画家,他被接纳为省政协的委员。
二
回到美术工作岗位之后,景启民创作了大量的历史人物画。往昔丰富的积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一时期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既同于也不同于往昔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二十多年风风雨雨的经历,使景启民对社会、对人情、对生活都有了更深邃的体会。这时所画的历史人物肖像(如蔡文姬、李清照等)现实评论的成份高于过去浪漫理想的成份。落笔之际,感慨中不失风韵,激愤时不失高雅。他的古代著名妇女肖像与所谓美人图的区别,即在其侧重点并非追求容颜的娇媚,身段的袅娜,神情的妖冶,当然他所画的古代妇女也很美,而他更着力表现她们超出一般美女的高尚气质,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学者风度以及他们经受国难、民族危亡之后的忧患神情。景启民曾应友人之邀,画了"中国古代十八奸臣"插图肖像。这一组反面人物大多是群众所熟知的(秦桧、赵高等)。反面人物有共同的特征也各有个性。在景启民的笔下,这十八个奸臣虽皆为反面人物却并无雷同之处,应当说,这组画之成功,并非于景启民闭门造车的遐想,而是他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早已熟悉的形象,稍加整理,便神态毕现。它来自生活,"好像我们见过面",因而也真实可信。这样,画家在鞭笞这类人物时才有着落、才有力量。
景启民最喜欢也最善于绘制巨幅的群像。巨幅画的场面宏伟、气势磅礴,大到括进观者立足的空间,绝非玩于股掌之上的册页可比拟。画幅虽大,也有中心,有主次,远近得体,疏密得当,疏可跑马、密不容针。将上百个人物放在同一场面,凝聚时空于一瞬之间,并非易事;百余人物各有性格与特征,各有不同的神态与动势,必须有雄厚的生活基础、高度的绘画技巧和超凡的组织能力,才能从容不迫地将这史诗般的画面展示在观众面前。如果像某些所谓群像,一字长蛇阵排列一处,犹如一群等待拍照的呆子,便大大减弱感人的力量。景启民的《梁山好汉雄风图》、《三国演义人物长卷》等在深圳、香港展出时,一周内获得数万观众的"争睹为快"和"交口赞誉",也正是由于这些巨幅画卷气质宏伟、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缘故,画卷上勿须标写名字,便为群众指点呼叫,这样的作品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历史人物的公正评价,它之被欢迎是顺理成章的,景启民扬誉海外也是必然的。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艺术表现,其个性愈彻底,便愈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因而可以说,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更进一步说:最有普遍性的文艺和人民的感情相通,因而也更具有人民性。
三
任何前进中的民族艺术都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画传统的笔墨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这种发展必以画家观察体验客观现实为基础;也必以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的发展趋势为导向。"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石涛语)。在景启民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其表现手法的特色:既继承了国画的笔墨精粹,以线描为主;也汲取了西法的优点。辅以部分光暗。早在清初大作家兼艺术家曹雪芹在《岫里湖中琐艺》一书内曾谈及"敷彩之要,光居其首。明则显,暗则晦,有形必有影。作画者岂可略而弃之耶?"人物画需要表现光暗,是时代审美意趣使然。所以经任伯年、徐悲鸿、蒋兆和诸大师的实践,已显示了现代人物画的发展趋向。景启民很早就潜心研究运用光暗来补充线描之不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在融合的问题上,景启民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历史人物画方面的成就。
景启民画无师承,所以也不受成法拘束。他常说:"艺术贵于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不断探索。"确实如此,艺术家总要不断探索和发现艺术的规律。要继续创作必须保持艺术魅力。而景启民已经体会到"在艺术的发现过程中能发现自己,则是形成艺术个性的关键,也是保持艺术魅力的关键。"景启民虽逾花甲之年,仍然在勤奋地探求艺术上的完美,这正是他的作品不断闪烁着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罢。
四
古今许多画家,书法家的艺术生活,有几点共同之处,其中一项是喜好杯中之物。景启民好乘酒兴作画,颇似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吴道子"每欲挥笔,必须酣饮"。这个中道理,往往被认为酒能使中枢神经兴奋,画家饮之,面赤耳热,心潮澎湃,大笔一挥,水墨淋漓,云山雾沼,须臾成画云云。实际上这一看法多少有点表面化。景启民作画前饮酒,并非朋友聚会、杯盏交错,也非花前月下,与爱人浅斟低唱,而是斗室之内,杜门谢客,自沉于醉意,这时借助酒力,摒弃杂念,使身心融化于构思的竟境,也即精神高度集中,努力捕捉追求已久的美感,专注于塑造酝酿多时的理想形象。他虽然不像张旭那样"露顶踞胡床,长叫三五声",却也"兴来洒素纸,挥毫如流星",勾抹点染,笔走龙蛇,所谓"神来之笔"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出现的。
景启民青年时是篮球中锋。上了几岁年纪依然体魄健壮。作画落笔极为有力。画英雄豪杰,线条极为雄浑,铺彩也很厚重。然而他画古代妇女。娥眉云鬓也曲尽其妙,方寸之间,游刃有余。不得不令人相信古书中关于张飞擅长画美人的记载是十分真实的。
近十年来,他很喜欢郑板桥。学习板桥的书法,并常用板桥的诗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自勉。可能景启民对待板桥的处世哲学"难得糊涂"也是一分为二的。作人"难得糊涂",作画绝不可糊涂。他的亲旧侵吞了他的祖业,他不主张去深究。但对每一幅作品,反复推敲,请朋友品评,从不敷衍了事。
让我用郑板桥的诗来象征景启民献身于艺术的精神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乱岩中。
千磨万击坚劲节,
任尔东南西北风。
文:王弘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