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丹青五十年
——记上海画坛
与当今上海画坛最富盛名的国画家程十发提及五十年前事,他笑道,当时将届而立之年的他正在失业。但两年后,新政府组建的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即聘请这位极具艺术才华的青年人为创作员。程十发从此走上了以艺术为毕生事业的道路。
在当时的上海画坛,程十发堪称“新生力量”。和他一起跨入新中国的更有众多老前辈,如丰子恺、吴湖帆、贺天健、刘海粟、朱屺瞻、林风眠、江寒汀、陆俨少等。具有千年传统的中国画如何在新中国继续发展,甚至引起毛泽东的关心。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上海中国画院于一九六五年开始筹建,程十发成为筹委会秘书。上海中国画院使大批著名的书画家生活和创作有了保障,为上海美术事业的发展积蓄了艺术人才。
尽管新的环境令许多老画家尚处于适应之间,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创作激情却是前所未有的。描绘新社会的宏伟蓝图,刻画劳动大众的工作生活风貌,是当时美术的潮流,画家们纷纷下到工厂乡村采风。程十发去了云南西双版纳,那里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少数民族少女的倩姿和美丽服饰,激发了他的灵感。后来对中国人物画产生巨大影响的程十发艺术风格,从此形成。现今的评论虽有认为那一时期美术作品过于政治化而有违艺术规律,但如果更宏观地来看,五、六十年代中国画的创作题材有了很大扩展,风格则一扫因袭守旧之习,突现出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气息。除了国画,油画、连环画、水彩水粉画等艺术种类在上海也有空前发展。
在这阶段,上海有一个聪慧的男孩,正在读小学。他在学校的“黑板报”上淋漓尽致地挥洒着艺术天才。后来他成了中国在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那就是陈逸飞。
热爱艺术、热爱美术,好象已成了上海这座城市难以更改的个性。即使十年“文革”动乱令包括程十发在内的众多著名画家受到冲击,但到“文革”后期,人们已按捺不住压抑已久的“爱美之心”,不少青少年开始偷偷地学习传统书画篆刻,也有一些著名画家在偷偷授徒。难怪一旦拨乱反正,上海画坛便又百花盛开,新秀倍出。凡有画展,无不门庭若市。画展甚至成了恋爱中的年轻人之时尚去处。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许多上海老画家焕发了艺术青春。尘封多年的朱屺瞻、刘海粟、陆俨少、唐云、谢稚柳、吴野洲、王康乐等等,不断有新作涌现。第二代画家如程十发、刘旦宅、林曦明等渐成主流,独领风骚。一九八四年,程十发成为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第三代完全由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国画家更是阵容强大,施大畏、张雷平、张培成、陈家泠、张桂铭、杨正新、韩硕等风格多样,声誉日隆。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国门开放,大量海外艺术进入上海,从西方古典或现代的美术作品到非洲原始艺术作品,无不纷呈于沪人眼前。眼界大开的上海画家因此也开始思考古老的中国绘画艺术如何走向世界,如何与现代接轨,如何创新求变。
同时,一些上海画家开始走出国门去学习。一九八0年,陈逸飞赴美留学,一九八一年,程十发的幼子程多多也被美国著名的现代艺术学府旧金山艺术研究院录取。但与二、三十年代留洋的前辈中国画家不同的是,当代的留洋中国画家更具“ 野心”。他们不仅是想去学习,更想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画家的才华和成就。成功的陈逸飞成了上海美术界的骄傲。有许多青年画家暗自把他作为自己奋斗的楷模。但是,已加盟世界第一流画所的陈逸飞在九十年代又飞回了上海,并经常在国内外飞来飞去。他把上海看作是最佳的艺术根据地。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上海神不知鬼不觉地涌现出无数艺术学校、书画院,一改以往一个画院、一个美术学院一统天下的单一局面,少年儿童学习书画的热潮经久不衰。上海一位著名的中年画家感慨地说,现在艺术学院的学生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环境宽松、充满自信,今后的艺术大师一定会在他们中诞生,而我们的艺术探索只是他们的铺路石子。
不可忽视的是,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上海经营画家作品的艺术市场也从无到有,并逐渐成熟。拍卖行、私人画廊、经纪人等等,正在艺术作品流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一九九七年起,上海更有大手笔,兴办国际艺术博览会。每年十一或十二月间,上海便成了世界各国、全国各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交流的中心。一位主办上海艺博会的政府官员说出了上海画坛的心声:上海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中心,复兴其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使之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上海艺术家和所有热爱艺术的上海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