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秋:我的小书摊
传统连环画本中的“老连环画”(民国连环画),上世纪初始创于上海滩,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孵化滋养,到20年代间,逐渐由粗到精,其开本,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改进,从而定型到现在的样式,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小小连环画本在社会上不断地滚动,深入民间,得到社会认可,不得不归功于它的传播工具。
上海滩上大街小巷石库门弄堂口的墙面上,靠着一排门板式的几个薄薄的书架,在上下一行行的柜格中排列有序、面对着你陈放、书写着斗大书名的彩色封面,会告诉你这是哪一类千百年来中外古今人与事的兴衰更迭、腥风血雨、喜怒哀乐的故事,令人目不暇接!
连环画本的摊主,每日手脚麻利地拿下夹在耳朵上的铅笔,记写着被读者租赁外借的画本的来龙去脉,同时张罗着坐在书箱小板凳上扎堆的老少读者。他们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地品味、欣赏着画本。
笔者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经常出没于小书摊上的常客,坐下来一本小人书在握,看到进入最佳状态时,也会废寝忘食,忘记了时辰,在连环画本中获取一点一滴的浅陋知识,其痴迷的激情,不亚于现在沉湎于网吧的少年“网虫”。那个年代由此而产生了一句“经典”的调侃话语:“看了《天宝图》,忘记肚皮饿。”说明连环画故事编写精彩,引人入胜,画工一流,美不胜收,两者相得益彰。
最有意思的是,小书摊那一副吃饭生财家什样式特征,从事这一个行当,不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无师自通,都会选择这两扇门板式书架的统一“着装”。不“穿”这样的“着装”,就不能说明这是小书摊。这样简陋的书架,随便找个能敲敲打打的人用点旧木料制作就可解决的。
童年时笔者也玩过这个行当,作为换饭吃的手段,积累了近百个书目画本(一个故事可分4、6、8甚至更多的册数)。初创时期的摊主,投资多寡需量力而定,如果“试运行”,则一般从两个书架起步,如果经营顺利,多年下来积累藏书集腋成裘,能显示摊主的实力。书架扩容到6至8个,就是个小书摊的大户了。这样的小书摊,供三口之家吃一口苦饭,绰绰有余。
小书摊因地制宜,大多数放在本里本弄,无疑地,每天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这样的人际关系,其亲和力之强是不言而喻的,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嘛!
1949年的中期,上海滩转眼之间飘荡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嘹亮歌声,庆祝新解放区的诞生。老连环画往何处去?这样一个课题放在了小书摊主人的面前。1951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书报评论《对连环画书摊进行改造工作》一文,由此小书摊有了方向。
启动了新机制,小书摊有了自己的组织——上海连环画出租者联谊会。
文:王亦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