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新连环画
(上)
1949年上海解放后,广大读者迫切要求看到具有新内容、新思想的连环画,连环画家中的赵宏本、周杏生、卢世澄等人,便在当年7月经有关部门的同意,联合连环画专业作者13人,成立新声出版社,迅速绘制出版《血泪仇》、《流尽最后一滴血》等6部新内容的连环画。不久,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成立了连环画编辑机构,开始对旧连环画的改造,出版了《圈套》、《纠纷》、《女司令刘虎成》等连环画。其后,由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和连环画作者联谊会共同举办"上海连环画研究班",吸收连环画作者和有志于连环画创作的青年作者,边学习边创作,继之创作出版了35部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连环画。与此同时,连环画出版商在人民政府的督促下,联合组成联连书店。它的任务是负责各家连环画出版商所出连环画的总经销。并由书店配备正式编辑人员,对各家出版商的连环画书稿,进行审查,使之走上正规。1951年成立的国营华东人民出版社,在美术编辑部设立了第三科,配备较强力量,专门从事连环画的编辑出版工作。那时,在大批新出现的私营连环画出版商中间,也有些是由进步文化人经营的,而且出版过一些内容进步,艺术质量较高的连环画。如大众美术出版社,就曾出了彦涵的《翻身前后》、蔡若虹的《苦从何来》、邵宇的《土地》、吴耘的《不要杀他》等作品。这些书的作者大部分是解放区来的。其后又出版了吴秾编写脚本,顾生岳、娄世棠、徐永祥合作绘画的《赵百万》。当时私营连环画出版机构曾达到一百多家,所以大量书还是由它们出版的。为了加强对私营连环画出版业的管理,经过整顿、合并,保留了比较符合出版条件的二十余家。
1952年,由上海市文化局出面,接纳市内连环画作者中的"散兵游勇"近两百人,开办了"上海连环画工作者学习班",进行政治学习。明确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然后由文化局负责分配工作。既解决了学员的就业问题,又保护了有发展前途的连环画作者,并向全国各地洒下连环画艺术的种子,其中不少人以后成了连环画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首先在出版行业进行。以华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第三科为基础,吸收一批社会作者,成立了公私合营新美术出版社,先后有二十余家私营连环画出版社和书局参加进来,成为专营连环画编辑、出版业务的出版社。同时,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后改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设立了连环画编辑科,它在以后的连环画事业中,起着主导作用。
新美术出版社的成立,为旧连环画的改造和新连环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从1952年到1956年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并前,它是上海连环画弃旧图新、开创良好局面的时期。有才华的连环画家逐年涌现,连环画艺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
新美术出版社每年出书二百至四百余种,它还担负着以内容健康的连环画换回流传于社会上(主要是租书摊主手中)的大量有不良倾向的旧连环画(当时称之为"以新换旧"),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连环画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也大大提高,做到了出书、育人双丰收。同一时期,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编辑科,根据与新美术出版社的分工要求,主要出版一些带有示范性的连环画,以促进连环画质量的提高。先后出版了董子畏改编,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铁道游击队》;董子畏编,刘旦宅绘画的《屈原》;程十发编绘的《画皮》等作品。这些作品以它们各自的独特表现形式和较高的艺术质量,获得读者的好评和美术界的重视。在此期间,上海连环画作者队伍有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除了原来从事连环画的专业画家外,其他画种的画家也参加进来。其中有国画家程十发、陆俨少,漫画家米谷、张文元、江有生、乐小英、水粉画家蔡振华、钱大昕,油画家黎冰鸿、徐甫堡等人。版画家顾炳鑫运用版画黑白原理,试探了多种创作连环画的方法,作品令人有面目一新之感。当时他与刘继卣有"南顾北刘"之美称。而老的专业连环画家如赵宏本、陈光镒、钱笑呆、严绍唐、颜梅华、卢汶、汪绚秋、徐正平等,艺术水平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创作出一批各具新意的作品。而建国初期涌现的一批新的连环画作者,通过几年的创作实践,艺术上也日趋成熟,进入了连环画创作的高潮期。其中有贺友直、华三川、王仲清、丁斌曾、韩和平、韩敏、金奎、罗盘、罗兴、毛震耀、盛亮贤、任伯宏、任伯言、汪观清、郑家声、王亦秋等。
1956-1966年,上海连环画虽然受到"左"的思潮干扰,但由于作者们重视深入生活和进行刻苦的艺术实践,总的趋势仍然是不断发展、提高。在1963年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时,上海有13件作品获绘画奖。其中,一等奖3件(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等奖4件(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刘旦宅的《屈原》,钱笑呆、汪玉山的《穆桂英》);三等奖6件(姚有信、姚有多、杨丽娜的《革命的一家》,陈宏仁的《车轮飞转》,任伯宏、任伯言的《灵泉洞》,盛亮贤、沈悌如的《木匠迎亲》、王亦秋的《杨门女将》,罗盘的《草上飞》)。1980年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上海仍有13件作品获绘画奖,它们大部分也是1966年前创作的。其中一等奖2件(贺友直的《白光》,华三川的《白毛女》);二等奖11件(贺友直的《十五贯》,盛增祥的《为奴隶的母亲》,侯德剑的《东进,东进》,汪观清的《红日》,韩和平、罗盘、金奎、顾炳鑫的《红岩》,程十发的《孔乙己》,丁斌曾、王仲清的《沙家浜》,陈逸飞的《药》,张千一、张恢的《海的女儿》,黄全昌的《海瑞罢官》,王亦秋、施大畏的《清兵入塞》)。除此之外,贺友直的《李双双》(陆仲坚改编)、《新结识的伙伴》(大鲁改编),罗兴、王亦秋的《林海雪原》(王星北改编),程十发的《亚碧与山罗》,王仲清的《阿诗玛》,郑家声的《杜鹃山》(大鲁改编)等亦受到读者好评。同一时期,还继承连环画"连台本戏"的传统,组织、创作了不少中外古今名作的套书连环画。如由徐正平等数十位作者绘制的60本近八千幅的《三国演义》,丁斌曾、韩和平的10本《铁道游击队》,汪观清的4本《红日》,罗盘、韩和平、金奎、顾炳鑫的8本《红岩》,罗兴、王亦秋的6本《林海雪原》。还有数十本一套的《东周列国》、《西汉演义》也开始编绘出版。
(下)
"文化大革命"期间,创作出版曾陷于全部停顿,作者受到冲击,作品受到批判。在1970年以后,除出了一批为"江青反革命集团"反革命政治服务的连环画外,也出现了少量较好的作品,如戴敦邦的《大泽烈火》。在此期间,一批年轻作者,如施大畏、黄全昌、俞晓夫、陈谷长、卢辅圣、徐有武、叶雄等,在逆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出现在连环画画坛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连环画创作重新出现了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各地连环画出版单位也纷纷建立,好作品也不断问世。据不完全统计,1982-1984年全国共出版了连环画15亿册。上海在大量连环画出版中也涌现了一批好作品。1986年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上海作品获奖的有:王亦秋的《"兰亭"传奇》,俞晓夫的《一个儿子》获二等奖;卢辅圣的《钗头凤》获荣誉二等奖(因该作品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获奖,故给荣誉奖);刘旦宅的《李时珍》,戴敦邦的《红楼梦故事》,施大畏的《暴风骤雨》,黄全昌的《打渔杀家》,叶雄的《子夜》,冯正梁的《三家巷》获三等奖。在1991年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贺友直的《皮九辣子》,戴敦邦的《新绘长恨歌》获二等奖;施大畏的《望夫石》,叶雄的《黄金案》获三等奖。贺友直的《朝阳沟》,在庆祝建国30周年美展评奖中获三等奖。此外,还有一批描写老一辈革命领袖的作品,如《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刘少奇同志在安源》、《朱德同志在井冈山》和《彭德怀的故事》等,也是受到好评的作品。长篇套书除《三国演义》继续出版外,《东周列国故事》、《西汉演义》也陆续出齐,还将《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创作汇编成套。此外,还出版了《李自成》、《唐代历史故事》、《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集》、《中国成语故事》、《古代科学家》和《外国科学家》等套书连环画。其中,《中国成语故事》成为受欢迎的形象化工具书,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新近创作的《中国古代传奇话本》,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套书一等奖;《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图画本》获套书二等奖;《黑猫警长》和《小西游记》获套书三等奖。
连环画艺术是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艺术,作为连环画的一翼,文学脚本是整个连环画艺术不可缺少的部分。上海的连环画文学脚本创作队伍,由业余作者和专业作者两个部分组成。在业余队伍中,如李准、碧野、叶文玲等名作家,都曾为上海连环画编写过文学脚本,但他们"客串"居多,偶一为之而已。而主力则是从5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支专业队伍。他们大抵开始于连环画文字编辑工作。他们熟悉连环画艺术创作规律,热爱连环画事业,因而能刻苦钻研、探索,对连环画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获脚本奖的有:董子畏的《屈原》获一届一等奖;董子畏的《铁道游击队》,杨兆麟的《老孙归社》、王星北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陆士达的《苏武》,获一届二等奖;大鲁的《交通站的故事》、吴秾的《赵百万》获一届三等奖。杨兆麟等的《中国成语故事》获二届一等奖;大鲁的《白毛女》、吴其柔的《白卷先生》,可蒙的《红岩》、杨兆麟等的《李自成》、金伯的《金绣娘》、缪德彰和胡廷楣的《朝阳沟》获二届二等奖;王国安和杨兆麟等的《中国诗歌故事》、郑拾风的《钗头凤》获三届一等奖;吴其柔的《袁世凯窃国记》等五部获三届三等奖;张双勤等《滑稽王小毛》,获四届二等奖。
上海连环画通过几十年来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引起国际美术界的重视。1984年,贺友直携带他的《山乡巨变》,代表中国连环画界参加了在瑞士西耶尔举办的"瑞士第一届国际连环画节",并捧得了特别荣誉奖杯,参展的中国连环画也得到普遍好评。
文:黄若谷 王亦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