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连环画家王井先生
连环画家王井先生于2002年11月30日在杭州病逝,享年八十五。王井原名王志根,笔名王子耕,浙江余杭人。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前因在福建从事连环画创作而蜚声连坛。他先后创作了古典题材连环画《加令记》(1954年10月)、《见龙王》(1956年9月)和《法云寺会妻》(1958年10月)等。他创作的现代题材连环画有《幸福的道路》(1956年1月)、《英雄小八路》(1958年12月)、《红领巾炮》(1958年4月)、《劳动妇女的好榜样》(与易扬合作,1956年4月)、《张龙地报信》(1957年6月)和《邱连地》(1957年9月)等。
在创作连环画《英雄小八路》、《红领巾炮》时,他多次深入部队和前沿阵地,走访支前的少先队员,积累了大量人物、环境等写生材料,为连环画创作做了许多前期工作。在正式投入创作后,他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黑白线描技法,成功地描绘了在著名的“八二三”炮战中,少先队员穿梭在激烈的炮火中,展开拥军支前、前哨侦察等活动,出色地完成多项任务的真实动人故事。从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到1958年12月出版“福建前线斗争故事集”第1册《英雄小八路》连环画,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其中王井仅用了四天时间就完成了54幅画面,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创作“福建革命老根据地人民斗争故事”系列《张龙地报信》、《邱连地》两部连环画时,王井先生不辞辛苦,访问了当时已75岁的老共产党员、原区苏维埃主席张龙地和福建上杭、长汀等县群众,阅读了大量革命回忆录和图片资料,成功地描绘了智勇双全、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斗争的张龙地和邱连地两位女共产党员形象。
上个世纪60年代,王井先生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绘画的连环画有《深山里的故事》(2册,即《烟火突围》、《大破环宇楼》)、《龙江颂》、《嵩口司》等,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绘画的连环画有《二○四号渔船》、《智下三秦》等,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绘画的连环画有《金沙江畔》等。
福建版《龙江颂》1965年7月1版,印数6.5万册,60开本。描绘的是1963年春天,福建闽南地区一百多天没下过透雨。百年未遇的酷旱,威胁着福建九龙江两岸的大片农田。玉溪公社龙江大队的社员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了“丢卒保车”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毅然牺牲小集体,堵截九龙江,把本大队数百亩田地淹没,引水灌溉全县十万亩受旱农田,在当地取得了既保“车”又保“卒”的伟大胜利,出现了大旱年大丰收的奇迹。王井先生绘画的《龙江颂》用线描形式真实生动地记载了这个感人故事。这个故事是根据福建同名话剧改编的。后来《龙江颂》在“文革”中经过不断“修改加工”,成了现代革命京剧《龙江颂》,不仅在全国上演,拍成影片,还改编成连环画。
上个世纪80年代,王井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绘画的连环画有《麦雨》、《荆轲刺秦王》、《卞和三献宝》、《秦琼卖马》、《徐茂公退敌》、《周三畏赠剑》、《金兀术兴兵》、《鏖战爱华山》、《群雄来归》等。王井先生的连环画,人物刻画细腻,线条流畅凝练,飘逸洒脱,爱到读者和连迷们的广泛赞扬。
王井先生于1957年从福建回到杭州,先后为福建、上海、北京、河北、浙江等出版社创作古典题材和现代题材连环画五十余部,默默坚守在连环画岗位上四十多年。晚年的王井先生虽然生活在疾病和贫困中,特别是他在双目几近失明的情况下,只能收听广播,却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001年10月,王井先生收到福建连友的来信,非常高兴,委托女婿写了回信,向福建连友介绍了自己的连环画创作经历,同时肯定了连环画收藏活动在弘扬祖国连环画艺术中气发挥的巨大作用。
文:田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