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画“林海雪原”的经过(图)
赵明钧漫画像 |
曲波同志的小说林海雪原在五十年代问世后,反响较大,各美术出版社干戈扰攘皆欲问鼎该书,而上海和辽宁各以其强大的阵容首当其冲。当时的辽美社正为其鼎盛时期,由创作室大将申申、刘馗、葛文山等人组成了创作班子,他们用黄泥塑出座山雕等形象。首先绘制出部份情节“智取威虎山”等。相继刊于辽宁画报,见于辽省美展,其水墨效果,颇有骇俗之威势。但后来未见书。
迄至六十年代,辽美社二次组织人马“冲击”林海雪原,共有六好汉,各攻一本。其中五位是辽宁社嫡系部队--徐思、姚鸿发等。只有我这支杂牌军担当了“智取威虎山”的主攻任务。当时我是见逐小楼,伏处蜗居,以稿费谋生的“社会专业作者”(今日之自由撰稿人也)。时值曲波同志去牡丹江为杨子荣立墓碑路过沈阳,我们“林海雪原”创作组谒见于军区招待所203号房间(书中少剑波代号为203亦一巧合)。听他详述当年经过;记得我还曾提问座山雕的鞋是什么样的。 《林海雪原》选页 |
此时,林海雪原电影和上海版的连环画册都已先后问世。未等我的人物设计完成,辽美社已战略转移,把六本“林海雪原”的任务交由姚鸿发和我二人来执行。经过我二人的努力,第一册:“活捉小炉匠”于六五年出版问世。随后,辽美社又把“林海雪原”剩下的五本全部移交我一人独立完成。第二册“奇袭奶头山”铅笔清稿已全部完成,并勾出部分墨稿,此时正是我的连环画渐趋成熟之时,石破天惊,神州震憾,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铺天盖地而来,一切都中止在那一刻。经过三次抄家,八年下放,这套“奇袭奶头山”故稿虽缺幅不全,折角裂边,纸色枯黄,总算幸免于难,保全在我手边。
76年末出差到济南,住宿在一家澡堂子,大清早被广播喇叭吵醒,竟意外地听到了“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细听才知包括林海雪原在内的一批文艺作品被解放。此时的辽美社刚恢复不久,于是我找到当年的老编辑李皓同志……。 《林海雪原》选页 |
这次“林海雪原”改编为 上、 中、 下三册共500多幅。辽美社也出手挺大方竟同意我去牡丹江体验生活,在黑龙江又结识了王纯信同志。到了杨子荣当年牺牲的闹枝沟,当地的老猎人为我讲述猎虎的故事,听来真惊心动魄。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野生动物保护法,但虎在当时已禁猎,后来打虎的人都受了处分。队长和会计约我去猎熊,我这人胆子小点儿,怕在没膝深的雪地里跑不动,被黑瞎子把脸皮挠下去,没敢去。过二天他们空手回来,我预定要买二只熊掌也落空了。他们请我吃熊肉,熊肉蒸出来粉红色,很难吃,一股松树油子味儿。
此时我已就业于一个集体小工厂,白天瞎忙,听闲话,讴闲气,煞费苦心去应付差事。三年灯下苦熬,总算完成一个心愿。
白天有一笔薄俸,晚上尚可捞点外快,其乐融融,颇有陶醉之感;回味这一时期最为无忧无虑。
文:赵明钧 图: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