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年的中国画
在“上海人美”的老一辈画家中,赵仁年还在“北京人美”供过职,这样“南北合一”的画家在沪上不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赵仁年的身上有着北方人豪爽的脾性,朋友见面话语滔滔不绝,是真性情。他说:“虽然连环画大不如前了,但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连环画家转画中国画,几年之内中国人物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所以我们不必为连环画的兴衰而悲哀,一物衰落一物兴盛这是自然规律。”这种独特的见解也透露出一分难得的洒脱。
赵仁年对中国画也有自己的看法,“画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是他始终坚持的方向。《项羽虞姬西楚行》《断桥相会》等,是他笔下的佳品,但不见悲伤,霸王的强悍和柔情结合在一起,生动传神,情致感人。一幅册页小品,一个顽童拉驴,率情天真,生活气息浓厚。而大幅的《李杜交游图》《花木兰》则惊涛湍流、雄关耸峙,衬托了豪气贯山河的气势。
赵仁年从任伯年的人物画中汲取营养,到“上海人美”后,也受到其叔父、著名画家赵宏本画风的影响,以深厚的生活底蕴结合传统的题材,笔墨爽逸,立意明快,气韵十足,形成自己爽美的绘画风格。特别是他那些文人诗意画,笔墨在静美之中,更重景重情的刻画。如《钗头凤——诗人陆游》,把这一传统爱情故事表现得细致入微,情深意切,书法录词作背景,更增添了一股书卷气。
赵仁年的画路很宽,但他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思路,画风扎实不尚新奇,这也是他的作品深受普通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文:卢金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