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遗漏的精品
罗盘先生驾鹤西去,为寄托哀思,我查阅了有关他的资料。突然发现;无论《连环画之友》报刊登的罗先生作品一览表,还是广西编印的“图录”,以及黑龙江出版的“图鉴”,均遗漏掉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就是老版的《三伏马天武》。
我从书柜中了出这本书,重新作了阅读。其中的许多画面都扣动我的心弦,当轻轻合上最后一页时,一种负疚感已沉重地压在心头。这部作品绝对堪称精萃,何以竟被疏忽乃至淡忘了呢?委实愧对罗先生的在天这灵!
文艺作品找写的中心是人;尽管抒情诗和山水、花鸟画等不直接表现人,但蕴含与表露的依然是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刻画,便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任务。在这一点上,《三伏马天武》的绘画,交出一份出色答卷。
在此之前,罗盘先生普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尤以1957年的获奖之作《草上飞》最为突出,那淮海战役中骑兵跨战马奋勇歼敌的英姿,深深镶嵌在我的脑际。时近五年之后,罗先生的技艺更成熟,功力更深厚,成功地绘画出〈三伏马天武〉,书中对战斗场景的描绘,特别是对主要公布人物的塑造,均更得心应手而异彩纷呈,从而使作品达到新的高度。
故事开场,两位主人公邂逅于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双双沉浸到往事的回首中。第7页,马天武感慨系之,两手比划着24个年头;而将军杨龙则微抬起头,凝望远方。这幅画使人鲜明感受到两个人物内心掀起的波澜。第一次擒获马天武后,马不服气,杨龙决定释放他,严肃对其进行规劝教育。第23页,杨的位置明显高于马,除了取景的角度外,还巧妙地利用杨站在坡地的位置。这既显出正义力量的强大优势,又不觉生硬造作,无疑是匠心独运的结果。即使今天看来,仍不失为具有说服力的构图处理。
我由衷叹服画家对马天武之个人物的性格刻画,主要体现在其表情神态的多种变化上,如第11页,马天武与部下正在下棋,那满脸骄横自负的神色,左手夹着烟,右手握着小茶壶,活脱脱勾画出这个白军次的风度与气派。第19页,马被俘后不服输,充满轻藏神情;第33页再次被俘,冤家路窄又被押到杨龙面前,那种又晦气又不甘心和矛盾心理,被提示无遗。第39页,马皱着眉头观察战局发展;第50页表情惊呆;第54页双手抱头,无可奈何。直到66页,他向我军投诚,一副庄重而虔诚的表情。通过这一系列细致生动的描绘,将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准确地表现出来,分寸适度,层次分明。
杨龙作为我军指战员的典范,从团长、师长、兵团怀念直到将军,被塑造得绝不要领化。尤其第59幅,他骑着战马率队行进,身后及身帝下方是挺进的部队与战车,浩浩荡荡,奔赴前方。既展现出我军铁流滚滚锐不可挡的气势,又刻画出杨龙身经百战成为高级将领的风彩,赏谈中不由人荡气回肠、豪情满怀。
文:王家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