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文革”时期的大部分连环画无论在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上都陷入比较单一的模式,甚至以政治代替艺术,连环画作品中难以找到画家的个性和画家自我意识及自我感受。但是“文革”连环画在艺术上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有的连环画作品甚至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绘画技法的探索、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直接促进了上个世纪80年代连环画的繁荣。《无产阶级的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74年,毛主席号召广大群众学唱《国际歌》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无产阶级的歌》就是为响应这一号召而创作的。该连环画由吴兆修改编,阿衍宁、汤小铭合作绘制,人民美术出版社1974年8月出版,印量为210万册。
《无产阶级的歌》着重描述了法国19世纪无产阶级诗人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的时代背景与个体过程。这套连环画采用木炭素描画的绘画技法,充分运用了西方绘画中素描关于光影与造型的手段,并注意通过典型环境的渲染,深入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连环画中每一幅画既是整体中的一个单位,又可作为一幅素描画来细细欣赏品味。笔者认为,后来的一些著名连环画作品,包括一些获得大奖的作品,如《地球的红飘带》、《嘎达梅林》等名作,在人物塑造、环境渲染、画面构图等方面,都明显受到了《无产阶级的歌》的影响。
这套连环画在艺术上另一个特点是人物动作和场景描绘充满了夸张的意味和激情的力量,可以说处处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人们感到精神振奋,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其创作技法明显受到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的影响,如本书第57幅画表现的是鲍狄埃带领巴黎工人游行的情景,它不禁会使人想起法国浪漫主义油画大师德拉克罗瓦创作的油画名作《自由引导人民》。
当然,这套连环画也并非十全十美,它的不足之处表现在许多画幅中的群众形象都处理得较为概念、雷同,经不起推敲。
文:魏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