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血肉筑成的长城
——介绍赵奇的连环画作品《啊,长城》
荣获过全国连环画银牌奖、铜牌奖和金环奖的青年画家赵奇同志,以雄浑的气势、壮阔的场面完成了彩墨连环画《啊,长城》,通过画家漫步长城时散文诗式的感慨,从当今的长城回顾过去长城的传说、外来的蹂躏,中华儿女浴血的抵御,直到今日的中华奋起。那巍然屹立的长城,使中外旅游者百感交集,兴叹不已。这是一部纵观历史的画卷,规模宏大,完全象一部撼人心弦的大型交响乐。它没有一个主要人物,可它有一个贯穿全局的中华魂;它没有缤纷的细节,可它有血和汗的历史真迹。它似乎不象通常那种连环画。如果说这是一种崭新的尝试?那倒不是,但至少这是画家完全凭着自己的构想去编文去作画的一种连环画体例,一种自我意识的完整的艺术表现。他自编自绘:他编的,不是故事的起承转合,而是随着时代的节奏写出自己的心声。他文笔奔放,为画面增强了宽厚的纵深度;他画的,不是人物细微的情态,而是群体的张力,那变化着的长城,被赋予着血肉和神秘,长城似人,人有魂。
纵观全稿,眼前展示的是长城蜿蜒万里的画幅,耳边萦绕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激昂的战歌。画家在幅幅画面中灌注着滚烫的热血,用形象的语言表述着历史的洗劫、血腥的摧残、英雄的业绩;一帧帧城影山川,记录着它自古至今的烽火岁月。画家翻阅过浩瀚的史料,足涉长城沿线,到过山西、河北等省,采访过平型关、喜峰口、西北口等抗战地区的父老兄弟,还访问过山东台儿庄的抗战史迹。他汗流浃背地翻山越岭,感叹过昔日筑城的艰难;他拖着疲惫的脚步,体验到万里迢迢的辛苦。画家满怀激情,无限感慨,运用了强烈的艺术语言表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长城的壮观形象,它忽而使人悲愤;忽而使人振奋;忽而使人敬仰;忽而使人幽思满怀。这复杂的蕴藏,正是画家要告诉人们的:长城就是象征着中国民族的灵魂。画面的种种变化,反映着画家对人生、对历史的一种思考。
画家在表现的手法上,力求把这一深沉的主题用朴素的记实手法去给人一种真实自然的效果。有时,他还夹着真实照片,给人一种有据可查的历史真相,城垣破碎、尸体累累,真使人毛骨悚然。在色彩处理上,画家以墨色为主,浓淡相间,渲染出一种历史的压抑的悲怆气氛。在憧憬未来,抒发心怀的情景时,淡彩飘逸,水气漾溢,清新秀丽,一种山峦崇高的美油然而生,使人陶陶然。
细说几幅画面:第38图中巨大的烽火台连接着蜿蜒的城垣耸立在山间,多少钢铁般的抗日战士保卫着长城,使长城森严壁垒,雄姿巍然。它能抵御外敌,它能挡住洪水猛兽,它是力量的象征、团结的象征、历史的见证。第33—37图这几幅,有多少同胞在外敌的铁蹄下丧生,更有数不尽的铁汉举起刀枪,为保卫中华、保卫民族而战。他们头可断、血可流、中华之志不可丢的英雄气慨,跃然纸上。
第31图,表现了这人的壁垒、人的城垣、人的浩荡之气。这就是在日寇最猖獗的年头,由朱德、鼓德怀率领的“百团大战”的巍巍阵容。
再看第43—45图中的茫茫长城,昔日的枪炮声,换来了今日欢乐的喜笑声,笑声穿过了银山雪原,笑声穿过了巨蛇般的群山之脊,它使大地苏醒,它使大地回春。
呵,逝去的古人,走来的现代人,不管中国人、外国人,谁都乐意和这非凡的长城表示亲近。它是史诗,它是力量,它是一种不灭的魂……
文:童介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