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西厢记》的遗憾
每一次翻阅《西厢记》连册,心中便有一丝感慨。随着翻阅次数的增多,这种情感也逐渐堆积起来。面对王叔晖先生的高水准技艺由衷赞叹的同时,也被那曲折艳丽的故事所打动,伴着情节发展联想下去,不免对现有的故事情节产生某种遗憾,岁月如逝,这种遗憾就越来越强烈,大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例如“拷艳”一节,红娘回答老夫人提问,金圣叹评曰:“……红娘口中则有如是之快文也,不图其〖金焦叶〗之便认“知情犯由”也;不图其〖鬼三台〗之竟浇“权时落后”也;不图其〖秃厮儿〗之反供“月余一处”也;不图其〖麻郎儿〗之切陈“大恩未报”也;不图其〖络丝娘〗之痛惜“相国家声”也,夫枚乘之七治病,陈琳之檄愈风,文章真有移换性情之力……。这段对话极见精神,更表现出红娘的勇敢、率真、聪明,不顾自身地位悬殊,敢于以下犯上立陈事实并提出解决办法,当为张生、莺莺立下大功。无怪后世许多戏剧都将红娘做主角。然而这一大段情节被改编者只是简单的叙述而已,失去了原著中的语言特色。我以为应当好好利用这些曲词,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再有“长亭送别”一节,原著中作者花费许多笔墨描写张生与莺莺依依不舍,借助天地景物、车马、首饰等鲜明生动的形象赋予丰富的联想、夸张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如(端正好)、(滚绣球)、(叼叼令)在支曲子,意境中含曲韵,华美中透本色,一层比一层深刻,层层递进,感情逐渐迸发。莺莺无限怨恨老夫人硬生生将一对恋人折散,离别之情伤更是跃然纸上,改编者对上述内容未能很好地把握,使得脚本文字失去了它应有的文学作用。全篇到此结束,以此来突出了反封建意识。但我以为,王实甫的《西厢记》之所以能够优于唐以来的各种《西厢记》诸曲,就是一改历代《西厢》的弊病,以庆团圆收场,提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婚姻主张!金圣叹提出《西厢》应止于“惊梦”,但惊梦以后还有许多精彩故事,使得崔张二人的爱情更是一波三折,真可谓“好事多磨”。我不知当时洪曾玲先生何以没有接续改编《西厢》第五折而空留少许遗憾?相反《水浒传》的改编最初止于七十回,以后又续编后三十回,(《水浒传》连环画出版了廿一集后,又续出五集)尽管《水浒传》后五十回,《西厢》第五折都存有疑议,但前者要比后者幸运多了,如果当时能够完整地移植这部中国古典戏曲的不朽之作,那么《西厢记》连环画便可以和这部名著共同流传了,堪称文学、绘画史上的“双璧”!
我曾经想象:让我们现代人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画坛名家的优良传统的同时,继续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接续改编《西厢》第五折,邀请姚柏、萧梅青(连环画《八仙闹海》绘者)来绘画,经弥补我心中的那份遗憾,虽然这种可能不一定能实现。我更希望连环画文学脚本与绘画都能“图文并茂(优秀)”。
最后我还要感谢姜维朴先生、洪曾玲先生、王叔晖先生,没有他们这些前辈的努力工作,我们就不可能看到这部划时代的作品。
文:张宏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