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的文与图(图)
——读连环画《风暴》扎记
《风暴》 《风暴》封面 |
连环画是费声福同志作画,吴兆修、费声福二同志合编的。费声福同志根据脚本绘图之后,他又和吴兆修根据绘画改写了说明,在文图结合和连续作用方面,作了一种新的尝试,分别采用了抒情、叙事、夹叙夹议等多种文字手法,进一步发挥了连环画的独特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本连环画,画的好,说明好,还必须两者相互结合的好。否则,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量。
(一)
照脚本原文看,表现了工人黄德发被反动派诬陷的愤怒,而且绘声绘色,并不算坏。但优秀的连环画,人物特征鲜明,事件过程连贯,一切本无疑问,何必文字重说。在恶势力的包围中,受难者愤怒反抗,周身热血翻腾,一群肖小以强力加于人的可耻行径,跃然纸上。岂不比脚本原文中"上绑!带走!"更加耐人寻味,更加让人联想,更加激动人心吗?重复画面的废话,果然少些更好。
(二)
改写说明的优点在于简练地叙述了当时的情况。 谁拿来的报纸,高举着报纸观看,似乎不一定是读者要求知道的,因为它无关紧要。 请看画面这组人物:施洋稳操胜算的喜悦,林祥谦意外的惊喜,久经锻炼的老项喜悦带着沉思,配合上表情不一的工人群众……这一特定情景是由报纸引起的,报纸的内容是什么?读者定然很想知道。画面上无法表达,文字的功能起了作用。
这文画交融、相成相辅的结合多好。
(三)
这段说明,带着浓重的感情告诉读者:"总工会终于成立了!"
那沸腾的人潮,翻滚的旗帜,何必文字罗嗦。读者从画面上体味到引起这千万飞舞的红旗,联系着千万只跳动的红心,那激动的声音震撼着宇宙,此情此景,岂是简短的文字描写所能及?又何必文字分劳?
至于开会的过程,你不说也罢,这点常识,读者自会晓得。
(四)
电话是专线的,安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白参谋长远在洛阳……在这紧急发展着的情绪当中,读者不会那么慢慢腾腾的细追细问,何必饶舌。只有不将这些读者无须乎知道的繁枝琐节硬塞给读者,读者才能腾出脑筋,仔细玩味画面。 《风暴》选页 |
这位走投无路,六神无主的胖局长,那些安然袖手、冷眼旁观的马弁们,在同一事态下之神情不同,原因何在?读者看了,自然会豁然悟出他们的阶级本质之不同,悟出这些,又恰好预示出后文中反动军警在施洋义正辞严的启发下放下武器的根据。这正是画面内在的连续作用之一。
任何好的连环画,其匠心安排的艺术构思,都必须经过咀嚼,才能悟出究理,文字要起提示作用,万物像"鬼打墙"那样,阻断读者由画面所引起的思路。
这幅画的改写说明,像前边所引的93图的说明一样,是作者充满激情的声音,简练,深沉,丰满,每一个字都铿铿然作金石声。谁能说它与画面结合的不紧密呢?文与画互为补充,文字丰富了画的意境,画又增加了文字的形象性,两者相得益彰,倍添光彩。
文:曹作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