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他们请回视野中(九)
——记汤义方创作的连环画作品
当年读《三国演义》连环画,《舌战群儒》一册令我爱不释手,备加青睐。不仅故事生动,扣人心弦,而且绘画也精彩,将诸葛亮的机敏与雄辩才干表现得淋漓尽致,活脱脱一个智慧仙的化身。为此,我对画家汤义方先生更充满好感与敬佩。
用这个“更”字,缘起于在《舌战群儒》之前,早读过汤义方先生创作的《秋瑾》和《基洛夫的少年时代》,印象深刻。他塑造的先驱者形象,朴实自然,既伟大又平凡,做出骇世惊俗之举,却不留造作痕迹,非常可信,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的魅力。至于锄奸反特的《在滨海城中》,进一步加深我对他绘画艺术的熟悉了解,使我知道他处理外国题材,同样是得心应手的。
《舌战群儒》与《白门楼》,展现了汤义方先生驾驭中国古典题材的能力,可谓驾轻就熟的多面手。到了1960年前后,老版《东周列国故事》系列作品面世,他绘画的《搜孤救孤》与《鱼藏剑》,被我视作珍品。这两部作品,汤先生的笔墨技艺日臻完善,达到下笔传神、游刃有余的境地。这绝非我个人出于偏爱的溢美之词,否则就不好理解何以“文革”后重新编绘《东周列国故事》套书时,许多故事都另约画家新绘,而《搜孤救孤》与《鱼藏剑》两册仍延用汤先生的旧作。这说明在行家眼里,汤先生的旧作经得起推敲,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今天再作审视,它们也绝不逊于新绘的作品,历经岁月的冲刷,依然葆有感染力,给人以赏读的愉悦。
汤先生创作的《原形毕露》于1965年出版。这是一本现实题材连环画,故事描写农村坏分子利用封建迷信搞破坏,最终被揭露、受到惩处。当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警钟已敲响,文艺作品无疑要反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题,这是不以画家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大局,必须服从。尽管汤义方先生在创作中力图忠实于生活,但仍摆脱不掉时代烙印,因此也避免不了局限性。画家画出这种作品,谁又能将过错怪罪于他呢?
文:尉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