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不厌比照读
——浅议刘继卣先生《鸡毛信》的不同版本
好书经常再版重印,因此一部作品有几种版本的情况较为普遍。大师刘继卣的名作《鸡毛信》,我除了50年代初买到第一版的50开本外,又于文革期间买到第二版的60开本,90年代中期,人美社推出《爸爸妈妈读过的书》,该套书中又选取了这部作品,因此它有了第三版的64开本。将这三种版本比照赏读,实在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
《鸡毛信》在刘继卣先生的全部连环画作品中,虽不像《东郭先生》、《武松打虎》、《穷棒子扭转乾坤》等荣获过奖项,但它的声誉影响与地位绝不逊于后者;尤其在亿万个当年的少年和现今的孩子中,有谁不知道海娃智送鸡毛信的故事呢?高达358万册的印数,也充分显示这一点。
比照《鸡毛信》,尽管情节内容保持原汁原味,但不难发现老版和二版有所不同。这不同既表现为篇幅删减,更表现在绘画中,人物形象明显变化。老版最初是上下两册,1951年六一节前夕,家长陪我去书店,我如愿以偿地得到这份礼物。可惜后来被同学们辗转传阅搞失了。我不甘心,于是1953年又买到合成一册的重印本。全书243页,当年读来津津有味,我沉迷于它的兴趣甚至超过观看同名电影。二版的封面重新设计,一望而知不是刘先生的手笔。篇幅变成200页,整整删去43页。删页虽多,但由于并非砍掉某个情节、集中删去一段内容,而只是将文学作出精练,跳跃式压缩一页,所以没有伤筋动骨,倒也不觉遗憾。三版本不知何故又删去两页,封面也改由刘大为先生新绘。
老版中海娃是个小秃子,脑瓜光又圆,一副山里娃土头土脑的朴实模样,虽略带憨态,却也透出机灵,形象非常可爱。顺便说一句,儿时我醉心于两个形象:一是都市的三毛,另一就是山村的海娃,我曾幼稚地将他俩想象成亲兄弟。而二版中海娃不但有了头发,而且五官因秀气而显聪慧,整个形象不再土里土气。此外,海娃爹的形象也变得浓眉大眼更加英武。个别画面重新绘过,如老乡们见消息树倒了,马上结伴转移。而更多的画幅普遍作了局部修改。总之,整体面貌大为改观。
我不知道刘先生为何要作如此重大修改。如果他觉得早期之作绘画尚嫌稚嫩,技法不够成熟,需要加工修订以提高质量,使作品更臻完美,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处于文革的背景,受“三突出”原则的影响,或承负别的压力,不得不识时务适应形势,那么权衡利弊,我以为留下得不偿失之憾。
老版结尾处,海娃说:“什么都不要,想要一支枪”。而二版却改为海娃说“一定要跟着叔叔们干革命”,这种拔高后的口号式语言,出于文革时期不足为怪。然而到了1996的三版时,仍让海娃说出那句通用的豪言壮语,失去儿童特点,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文:王家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