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
——彩色年画连环画《白蛇传屏》赏析
条屏连环画作为年画连环画的一种,近来已日渐稀少,正引起连藏人士的关注。
年画连环画是在我国新春佳节贴春联、门神的风俗习惯下,逐步发展派生出来的。
笔者的成长岁月是伴随着连环画度过的,对连环画有着深深的情感,自几年前踏入连藏领域以来,也曾集到过一些精品、珍品连册。而彩色条屏连环画《白蛇传屏》的意外获得,如沙里淘金,给我的连品增色不少。
《白蛇传屏》共四条屏十二幅图,作者为晚清画家张熊。出版年代不详,在第四屏下方印有“徐胜记印刷厂 总发行所上海四马路三四○号”字样,无定价,疑为清末民初期间出版。
张熊(1803—1886),字子祥,别号鸳湖外史,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流寓上海。工花卉,“纵逸似周之冕,古媚如王武”,尤擅长绘大幅牡丹,屏山巨嶂,人物山水,精篆刻,“清后期六十名家之一”。其所画《白蛇传屏》分“游湖”、“审仙”、“开店”、“斗法”、“端阳”、“现形”、“盗草”、“水漫”、“产贵”、“飞钵”、“镇塔”、“祭塔”等十二幅图,每一幅图有一小题,各人物边上注有人物的名字,使人一目了然。
作者运用了传统的写实手法,每一幅图都画得细致入微,画面布局严谨合理;设色亮丽明快,古朴典雅;人物塑造有血有肉,落落大方;山水描绘清秀怡人,十分自然。《白蛇传屏》作为早期的年画连环画作品,其画面如此优美,这在同时期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白蛇传》的故事已为我们所熟悉,而条屏中的“审仙”、“斗法”等情节却是现代版《白蛇传》中所不曾提到的。
从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并不是凭空想像,而是用心而作的。如第三幅“开店”,在“保和堂”店堂内,许仙在前,白素贞(画中称为白氏)随后,夫妻二人热情接待前来购药的顾客;店堂外有儿童、老人前来购药。这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家庭夫唱妇随,做生意童叟无欺的传统美德。第十一幅“镇塔”,画中许仙等人因白娘子被法海和尚的金钵罩住而手足无措、呆若木鸡,而一旁的法海则手持禅杖,指手画脚,口吐狂言,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封建思想束缚自由婚姻的无可奈何……纵观全画,艳丽的色彩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映成辉,令人赏心悦目。作者把每一幅图设计成圆形,使人有一种“镜里观画,意犹未尽”之感。
有关白蛇和许仙的传说,“早见于南宋的《西湖三塔记》,到明末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本,白蛇传的故事情节已大致具备。”此后,在民间说唱与戏曲的流传过程中 ,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越来越动人。“清乾隆年间的戏曲艺人陈加言父女的《雷峰塔传奇》,就是这个在民间长期流传的白娘子故事的舞台演出本。”
《白蛇传》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而又凄婉动人的爱情神话故事。白娘子、许仙以及小青的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的心中,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美丽的传说,当然成为画家们创作的绝好素材。人们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都在不同时期出版过连环画册《白蛇传》。上海华美出版社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曾重印六版出版过的由董天野绘画的彩色年画连环画《白娘子与许仙》,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累计印数55.5万张)。
彩色条屏连环画《白蛇传屏》出版于上个世纪初,历经岁月的磨砺,见证了近百年的时代大变迁,能完整地保留至今,且内中色彩艳丽照人,依然如故,实乃幸甚。它作为早期的年画连环画作品,是研究早期年画连环画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文:王瑞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