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百帝王图》谈
这是一项艰巨的艺术工程,宏大而精致,雄奇而又细腻,庄重而又抒情。它耐观赏,耐琢磨,耐思考。就其精考而言,近乎牙雕。虽无牙雕那样的立体感,却有梦幻一般的纵深感。它不附丽于斑斓的色彩,只依仗于丰富的想象,娴熟的技法,和那由一丝不苟的线条来表现的气派和力度。它耐人寻味的魅力源于画家自己有相当深度的艺术功底和令人肃然起敬的艺术襟怀。
这又是一部用细线描成的形象化的断代史。主角是帝王。帝王们各自经历的时代风云,以及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全都隐匿于画幅之外了;然而我们仍能从那一百个脸相、神态都不一样的主角身上,和他们那内涵深邃(有些则略嫌过于抽象)的背景中,隐隐然意会或感知了神州五千年的风雨雷电,和我们民族光辉而苦难的历程。
历史,是由人民最终地主宰的。然而每一个朝代的君王对历史进程所起的正反作用,不也是极关紧要的吗?不然的话,人们何以至今仍津津乐道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虽然它后来已趋于式微)呢?礼赞明主,诅咒暴君,是人之常情。每一个君王都免不了严正不阿的历史鉴定,为后世所歌颂,或为后世所鞭挞(自然也可能二者兼而得之)。古往今来,蓁蓁小民对赫赫君王的爱憎之情,总是鲜明不过的。这是因为君王们的行径与小民们的甘苦太息息相关了。这部为作者殚精竭力而制成的画册,无疑是倾注了他对那些明主和暴君的复杂感情的。作者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才使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思想感情在无数其细如丝的线条中得以体现。这种不易为之的努力,太值得称道了!要将神州五千年的历史大跨度浓缩于一百个帝王形象之中,自然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然而作者要将自己对于这一庞大时空乘积的基本理解,以及由此而生的激情溶入一百幅图象里,却可以说是大体上做到了。在承认他大体上做到了这一点之余,我忽然在往深处想了一想:延光他为什么要费如此大劲去主动承担这一艰难属甚的工程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不曾向延光提出过,请他告我以立意的缘由。现在我只能作一些猜想了。——我想,古往今来的蓁蓁小民,无论是对悲惨历史的痛定思痛,抑或是对太平盛世的额手称庆,都必然会为自己的命运寻根究柢,上溯于至尊的。这里面,有怨愤,也有感念。怨愤时,诅及桀纣;感念时,怀及尧舜。每当历史到了转折关头,人们就常爱从“俱往矣”的风流人物或下流人物引出联想。这是一种十分自然的社会心理。历史长河到今不是已经越过恶石嶙峋的险滩,开始进入风光无限的新程了吗?在这样的时刻,《中国一百帝王图》的问世,恰恰与这种社会心理取得对应了。所以我以为这部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当前的社会心理的产物。不论是出于自觉还是不自觉,延光的这份饶有意义的劳作,是顺乎千百万人情绪的潮流而生了。
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美术家,要为这部作品写序确属难事;之所以乐意为之,是因为我认为延光的这一努力值得赞赏和尊敬。审一位忠于人生、忠于艺术,严肃而诚实的艺术家是显然超越了自己过去,并且显示了巨大潜能的力作。
文:贾洪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