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那么的艺术
熟视无睹,常指近在咫尺,了如指掌的事物,自以为太了解、太熟悉,往往漫不经心,漠然处之。但有时一旦回首眺望,却是大吃——惊,或不得其解,或终有所悟。生活中这样的事也不胜枚举。
走进明清古典家具店、文物古玩商店,曾有这样的感叹,这不就是我家从前墙角的那个柜子?还有椅子、条凳、花板、窗格。那不就是家家橱柜中视为寻常的杯、碟、壶、碗、瓶、罐、缸、坛,还有奶奶箱底的绣花嫁衣。如今都成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蓦然醒来,细细察看,却也识得味正趣淳,好后悔当初竟随意处之或一送了之,而今却又寻寻觅觅。看来,生活中常演绎着角色转换的艺术。正是在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磨练中,在历经生活胞浆的平凡之物退尽浮华,尽显纯正本色的同时,人的审美意识素养也得以升华。多少艺术家的居室中,这些精美的凡物已成为一道风景,在玩赏之间回味历史,恋怀往事,品尝生活,其乐融融,但也大可不必沾沾自喜于自己超乎常人的鉴赏力。当想起从古至今,大到敦煌壁画、龙门石窟,小到珍宝、首饰,在人们的生活中创造艺术美的不就是最普通的工匠、艺人,能不肃然起敬?
采风、写生是艺术院校师生的必修课,太行山村、江南水乡,云贵高原、西藏、新疆,与城市截然迥异的自然风光、民风乡情,形象、服饰无疑极大地满足了早已审美疲劳的城里人猎奇的心态。激发、刺激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才创作了众多名山大川,风土人情的艺术佳作。但当地的百姓却并不以为意,甚至抱怨住厌了千年的穷山沟,百年的破木屋,穿腻了花里胡哨的民族服,尽管他们不懂建筑艺术,但向往高楼大厦,不理会服装设计,也渴望流行服饰,现代科技。1984年我曾带学生去云南写生,那个哈尼族姑娘、胸前佩戴祖母留传给她作为饰品的几枚大清银币,一个学生竟然用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电子表就换来了。面对欣喜的哈尼姑娘我不禁感悟价值的转换不能仅仅以金钱来衡量,就如早就流传的一个故事,被困在洪水中树上的一个财主,竟用一袋金子去向同在树上避难的农民换一口大饼,同样的合理。而对前面所述而言,发现并感怀生活中的艺术美,也不只是艺术家的专利。住惯了水泥森林,抱怨空气污染的城里人,艺术家和山沟里的农民一样,也许只是人们审美疲劳后出于互补心理的一声感叹。
让我们更贴近一些文化艺术的主题。曾听闻国外归来的同道论及感受。说起在国内时看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因身在其中往往并不以为意,直到旅居国外多年,几十年,以俯瞰大地,远眺苍穹的角度来审视、比对、观照,方顿悟东方文化之精深博大、源远流长。而国内的虚无主义者们却还在津津乐道西边月亮的方圆。
传统、现代、保守、新潮、生活、艺术,时常会因人而异偏激地设置各自的定义。其实本来就模糊的边界,何必强求定位,作为艺术家,只要你面对生活就是面对艺术;只要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何愁生活中缺少艺术,艺术中没有生活。让我们艺术地生活着,你将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的艺术。
文:张培础
|